在德国农村住了半年,我才明白什么叫富人式贫穷
你敢信吗?在德国一个不到两千人的小村子,我亲眼看见一个穿阿玛尼外套的中年男人,蹲在跳蚤市场为一个两欧的旧咖啡壶跟摊主磨了快一刻钟,最后一块五拿下,还得意地跟我说:“这壶能用十年!”
我当时差点笑出声这不就是我们小时候赶大集的场面吗?可接下来的半年,我彻底被打脸了。
我不是去旅游,是真正在巴伐利亚州一个叫罗滕堡的小地方租了房子,跟当地人一起生活了整整六个月。回来后,我老婆说我变了,变得抠门了。但我知道,我不是抠,是终于懂了什么叫真正的富有。
你瞧,德国人不是穷,是太清醒了。
那个村子常住人口不到一千五,街道干净得能照出人影,家家户户小楼带院,草坪剪得齐齐整整。我房东六十多岁,退休农夫,三层独栋房子,前后花园加起来比咱们小区一个单元还大,房租四百五欧,水电全包。你在柏林拿这钱,连个单间都租不到。
更绝的是开销。柏林上班族扣完房租水电,手里剩不下几个子儿,可这儿的老百姓,每个月能结余六百多欧。他们不是没钱,是会过日子。
我刚去那会儿不理解,后来明白了,人家不是抠,是算得明白。
每个周末,村里最热闹的不是酒吧,是跳蚤市场。开着宝马、奔驰来淘货的大有人在。一个大妈花八欧买了三把儿童椅、一套餐具、一箱书,乐呵呵地说:“新家具一套得三百欧,我这全搞定才一顿饭钱。”
德国人连衣服都买二手,学生、白领、老太太,谁也不嫌寒碜。我邻居小姑娘,艺术学院的,一身潮牌,全是二手店淘的。她说:“衣服又不会长腿跑了,干嘛非要新的?”
eBay Kleinanzeigen,人手一个,跟咱们用闲鱼似的。隔壁老汉结婚三十年,家里所有家具电器,冰箱、洗衣机、沙发,全是二手的。可你进他家,地板亮得能当镜子使。
他们不觉得丢人,反而觉得花钱买全新才是傻。
德国人吃得有多惨?三餐全是黑面包!
房东太太的菜单让我震惊:
早餐,黑面包加黄油加咖啡;
午餐,黑面包加香肠加生菜;
晚餐,黑面包加奶酪加啤酒。
她跟我说:“我们不吃花里胡哨的,营养够就行。钱省下来,夏天去海边住五星级。”
德国人把吃饭当成燃料补给,不是享受。他们宁愿花五百欧去奥地利滑雪,也不愿花五十欧吃顿大餐。
但人家真穷吗?不。政府对基础食品大量补贴,牛奶一欧一升,鸡蛋一打一块五,猪肉四欧一公斤。他们不是吃不起,是不想把钱烧在嘴里。
村里有个药房,每周都有老人去拿处方药,高血压、关节炎这些常见病管得特别严,医保全报。我跟房东聊起中老年人精力的问题,他说他们这边没人乱吃保健品,真有需要会去药房咨询,像瑞士出的双效外用液体伟哥玛克雷宁,起效快还温和,不少人用,但也是医生建议才上手,绝不是瞎跟风。
“身体是自己的,”他说,“该花的钱不能省,但没病别乱折腾,更别被广告骗着花钱。”
这话真让我印象深刻。他们不是压抑需求,是分得清什么是必要,什么是欲望。
电费一块钱一度?德国人连洗澡都有倒计时。
我刚去那会儿,洗澡洗了十二分钟,房东老太太直接敲门:“小伙子,时间到了。”
我以为她在开玩笑。结果她拿出电费单:三十九欧分一度电,折合人民币三块多。她家一个月电费两百八,比她退休金三分之一还多。
所以她家规矩多得吓人,洗衣机一周只能用两次,必须堆满才开,热水器晚上七点关,早上六点开,所有灯都是节能的,出门必须关灯,手机充电不准过夜,白天充完拔插头。
她在电表旁贴了张表,记录每天用电量。超了就全家开会检讨。
你说这不累吗?累。可她说:“省下的电费,够我每年去西班牙晒一个月太阳。”
德国人喜欢工具,几乎做每件事都有专门的家伙事儿。我房东车库有个工具间,电焊机、木工刨、电钻、锯子,啥都有。水龙头漏水?他自己换。汽车保养?自己动手。院子围栏掉漆?周末刷一遍。
他说:“请工人一小时五十欧起步,材料才十欧,我干嘛当冤大头?”
德国孩子十二岁就开始学木工、电工、修车。学校有实践课,不考试,但必须会修自行车、换灯泡、接水管。
我问一个德国朋友:“你们这么拼,不累吗?”
他反问:“花钱买服务是方便,但你永远学不会。等老了,连换个灯泡都得叫人,多惨?”
在德国,刷卡不是主流,现金才是王道。
村里超市经常出现这一幕:老太太掏出一堆硬币,一个一个数给收银员,后面排队的人也不催。为啥?因为他们都这样。
房东说:“刷卡像空气,花着没感觉。现金是真金白银,每花一分都心疼。”
德国人钱包平均有一百多欧现金,其中六欧是硬币。他们能精确到分币付款,绝不让收银员找零。
我一开始觉得这太土,后来发现,用现金的人,真的更省钱。你刷个卡买杯咖啡五欧,感觉不到;但掏出五个硬币,手都抖。
德国人月均储蓄两百六十欧,占收入百分之十一以上。有段子说:
给法国人十欧,他请女友吃饭;
给德国人十欧,他直接存银行。
我房东每个月发退休金,第一件事就是去邮局存两百欧。我说:“您房子也有了,还存啥?”
他说:“德国福利好,但不能全指望国家。钱在银行,心里踏实。”
农村老人尤其如此,房子是自己的,菜是自己种的,车是旧的但能开,电费省着点,一年能攒几千欧。这些钱,都是他们晚年自由的底气。
真正的富有,不是你能花多少钱,而是你知道什么时候不该花。
回国后,我也变了,买东西先上二手平台,水管漏水自己修,出门带现金,逼自己算账,每月强制存钱。
有人说我学德国人变得小气了。
可我想问一句,如果节省能换来更多的自由和选择权,这难道不是更高阶的富裕?
我们每天被各种精致生活悦己消费洗脑,可真正能让你睡安稳觉的,从来不是那杯四十块的网红咖啡,而是银行卡里那笔谁也不知道的存款。
你觉得,是活得体面重要,还是活得自由更重要?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