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作声明:本文为虚构创作,请勿与现实关联
2013年深秋时节,上海浦东的一处住宅阳台上,张明手捧一杯冒着热气的茶,目光紧紧锁在笔记本的屏幕上。
他突然扭过头,对着身旁的妻子陈敏:“敏敏,我打算把咱们那500万全都投进比特币里!”
陈敏闻言,手中正端着的果盘“哐当”一声放下:“你疯啦?拿咱们全部的家当去买那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?”
“你不懂!这可是代表着未来的趋势啊,等过个十年,你肯定会为今天我的决定而感谢我的!”
张明猛地一拍桌子。
八年转瞬即逝。
女儿欣欣突然病危,医院的催款单一张接着一张,像雪花一样纷纷扬扬地飞来。
陈敏双眼通红,情绪近乎崩溃,她死死地盯着张明,逼问道:“你当年买的那些比特币呢?现在女儿的救命钱到底在哪儿?”
张明手忙脚乱地翻找出私钥,颤抖着输入,屏幕亮起余额显示了出来。
他瞬间瞪大了眼睛,瞳孔猛地收缩,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:“怎么会……这样……”
01
2013年秋天的一个傍晚,上海浦东新区,天色渐渐暗下来,街上的车流依旧密集,一辆接一辆地驶过。
张明坐在自家阳台的藤椅上,腿上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,手里端着一杯还冒着热气的茶。
他的眼睛紧紧盯着电脑屏幕,眉头时而皱起时而舒展。
张明今年42岁,在一家投资公司担任中层管理职位,收入稳定,家庭生活表面上看也安稳平静。
但最近他却被一个新奇的事物深深吸引住了——比特币。
屏幕上的交易平台界面不断刷新,价格数字上下跳动,变化得很快。
他已经研究比特币好几天了,白天上班有空的时候,就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,晚上回到家,更是一头扎进论坛、博客里,甚至还找来几篇英文资料仔细研读。
“现在一枚比特币600块,要是现在入手,应该还来得及,再晚恐怕就买不到了。”
张明低声嘟囔着,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。
他了解到比特币在几年前才几块钱一枚,如今已经涨了几十倍。
在网上他还看到有人晒出自己的收益,短短几年时间,资产就翻了上百倍。
看着这些信息,张明心里越来越激动,他觉得比特币这个东西不简单,仿佛是抓住了通往未来的一个关键机会。
他开始在心里仔细盘算起来:自己手头有450万,这是早年炒房赚来的。
现在房价涨势明显放缓,继续投资房产收益可能不会太大。
不如把这笔钱全部投进比特币里,搏一把大的。
“如果买8000枚,等涨到一万块一枚的时候,那就是8000万啊!”
这个念头一冒出来,张明自己都被吓了一跳,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,手指也不自觉地在桌子上轻轻敲击着。
“你在那小声嘀咕啥呢?”妻子陈敏端着一盘洗好的水果走过来,听到张明的自言自语,好奇地问道。
“我在琢磨,要不要把家里的钱都拿去买比特币。”
张明半开玩笑地回答,但眼睛始终没有离开电脑屏幕。
“比特币?那是什么东西?”陈敏皱起眉头,脸上满是疑惑和不解。
“就是一种在网络上流通的数字货币,国外现在已经开始流行起来了。”
张明坐直了身子,认真地向妻子解释,“我感觉它会大幅上涨,这可能是改变咱们未来的一个好机会。”
陈敏的脸色立刻变得阴沉下来:“你的意思是,要把家里所有的钱都拿去买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?你是不是脑子糊涂了?”
“敏敏,我不是一时冲动瞎搞,我是做金融的,对市场趋势有一定的判断。”
张明放下手中的茶杯,语气变得坚定起来,“这不是赌博,是投资,是顺应未来的趋势!”
“你别跟我讲那些大道理,你确实懂钱,可你又不是神仙,能预知未来!”
陈敏的声音提高了几分,“女儿明年就要上小学了,还有房贷,还有六年没还清呢。我爸妈身体也不好,经常要去医院看病,你想拿这些钱去冒险?”
“我不是要把所有钱都押上去,我是想给咱们十年时间。”
张明看着妻子,眼神里透露出一种执着,“这十年我们不动这笔钱,就算输了,我们还有工资收入,日子也能过下去。要是赢了,咱们一家人下半辈子就不用为钱发愁了!”
那天晚上两人在客厅里吵得不可开交,谁也说服不了谁。
气氛变得异常紧张,之后的好几天,两人之间都冷冷的很少说话。
最后张明还是下定了决心。
他瞒着妻子,偷偷卖掉了家里一套投资用的房子,把股票和基金也都清仓处理了。
还找亲戚借了一些钱,七拼八凑,终于凑齐了500万。
他分了好几次,在交易平台上买入了8000枚比特币。
然后他按照网上教的方法,把买到的比特币转到了冷钱包里。
为了防止私钥丢失,他把私钥打印出来一份,小心翼翼地夹在一本老笔记本里,另一份则加密后存到了自己的邮箱里。
“十年不动。”张明在笔记本上认真地写下这四个字,然后把笔记本和私钥纸一起,轻轻地锁进了抽屉里。
那天夜里张明坐在书房里,眼睛盯着电脑屏幕上的交易记录,心里渐渐平静下来,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。
他觉得自己抓住了未来的方向,却完全没有意识到,这场豪赌赌上的不仅仅是家里的钱,还有妻子对他的信任,以及原本平静安稳的家庭生活。
02
买下比特币后,张明心里给自己定下了一个“十年之约”。
他把比特币存进冷钱包,密码设置得复杂又长,然后将钱包锁进书房的抽屉里,钥匙收进衣柜最底层的盒子里,从此再也没打开过。
刚开始的两年,他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坐在客厅的沙发上,打开行情软件,眼睛紧紧盯着屏幕。
他看着价格从600元一路涨到2000元,心里一阵激动,想着这投资真是选对了。
可没过几天,价格又跌回1000元,他的心也跟着沉了下去,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太冲动了。
但很快价格又跳到5000元,他的心情又跟着飞扬起来。
他的心跳随着价格的起伏而时快时慢,双手紧握,额头上甚至冒出了细密的汗珠。
但他始终咬牙告诉自己:“这是赌十年,不是炒短线,不能轻易出手。”
他明迫自己关掉软件,把手机扔到一边,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。
可现实却没给他喘息的机会。
2016年,公司裁员,他成了不幸的那一个。
拿着赔偿金,他心里五味杂陈,既失落又有些期待,想着或许可以借此机会自己创业。
他先是跟朋友合伙搞了个跨境电商平台,两个人跑市场、找货源、建网站,忙得不可开交。
可刚上线,就遇到政策收紧,资金链一下子断了。
他们四处借钱,但都没能凑齐,平台只能无奈关闭。
后来他又投资了一家小酒吧,想着至少能有个稳定的收入来源。
可半年不到,房租翻倍,酒吧的生意却越来越差,顾客寥寥无几。
他每天守在酒吧里,看着空荡荡的座位,心里充满了无奈和绝望。
最终酒吧也只能关门大吉。
创业没赚到钱,家里的开销却越来越大。
房贷每月都要按时还,女儿的学费、兴趣班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。
岳父又生病住院,医药费更是压得他喘不过气来。
家里全靠陈敏的收入支撑着。
她在一家物流公司做财务,工资不高但稳定。
为了多赚点钱,她经常加班到很晚,还接了点私活帮人做账。
每天晚上,她都坐在书桌前,对着电脑敲数字,眼睛布满了血丝,神情疲惫不堪。
张明白天跑项目,四处寻找机会,希望能找到一条新的出路。
晚上回家看到妻子对着电脑敲数字,眼神疲惫,他的心里既愧疚又烦躁。
他觉得自己很没用,没能给家人带来好的生活。
“你能不能去看看那些比特币现在值多少钱?”
有一天晚上,陈敏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,“你不是说会涨吗?涨了就卖点出来,咱们不至于这么拮据。”
张明听了,摇了摇头,坚定地说:“现在还不到时候,卖了就前功尽弃了。再等等,肯定会涨的。”
“你到底在等什么?都快2020年了,那些钱放着有什么用?咱们现在急需用钱啊!”
陈敏的声音带着怒气,眉头紧锁。
“敏敏,我说了,现在还不是时候!再给我点时间,我相信我的判断。”
张明的语气也硬了起来,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倔明。
“你是信它,还是不敢面对现实?咱们现在都快揭不开锅了!”
陈敏冷冷地扔下一句,转身回了卧室,“砰”的一声关上了门。
这句话让张明愣住了,他站在客厅里,久久没有说话。
他心里也清楚,陈敏说的是事实,他们现在的生活确实很艰难。
但他又不想轻易放弃自己的投资,他觉得自己付出了这么多,不能就这样功亏一篑。
他默默走进书房,关上门坐在书桌前,双手抱头陷入了沉思。
之后这样的争吵时不时就会爆发。
有时是因为女儿的夏令营费用,陈敏希望张明能想想办法,张明却觉得夏令营不是必须的,可以等以后有钱了再去。
有时是因为陈敏加班太累,让张明多分担点家务,张明却觉得家务活没什么大不了的,自己白天跑项目已经很累了。
每次争执话题总会绕回比特币。
陈敏抱怨道:“我们像是守着金山过穷日子,那些比特币放着不用,跟没有有什么区别?”
张明只回一句:“你不懂投资,现在卖了就亏了。”
然后不再多说转身离开。
其实他心里也慌。
2017年,比特币一度冲到10万一枚,他看着行情软件上的数字,心跳加速,手心出汗。
他想过卖掉一部分,改善一下家里的生活条件。
但很快,他又否定了这个想法,他怕一旦开了头,就守不住了,以后可能会全部卖掉。
后来比特币暴跌,他的心也跟着沉到了谷底。
但很快价格又慢慢回升,他的心情也跟着起伏不定。
他索性不再看行情,不登录钱包,连电脑密码都不更新。
他告诉自己:“不动,就是赢。只要我不卖,就还有希望。”
但他心里也忍不住想:“如果比特币真能翻倍,我现在该多轻松啊。女儿可以上更好的学校,岳父可以得到更好的治疗,我们也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。”
可他也清楚,这种轻松是有代价的。
那把锁锁住的不仅是钱,还有整个家的希望。
陈敏赌的是耐心,她希望张明能早点看清现实,把比特币卖掉,改善家里的生活。
而张明的耐心,正在被生活一点点磨光。
03
2025-08-03,国庆节当天,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打破了原本的平静。
下午五点多,张欣欣背着书包放学回家,一进门就瘫在沙发上,有气无力地说:“妈,我头晕,学校空调坏了,教室里闷得要命,像个大火炉。”
陈敏正在厨房择菜,听到女儿的话,探出头来看了一眼说:“是不是中暑了?我给你煮点绿豆汤,你喝完好好休息一会儿。”
不一会儿,绿豆汤煮好了,陈敏端给张欣欣,叮嘱道:“你多喝点,然后睡一觉,别玩手机了,晚上咱们吃点清淡的。”
张欣欣轻轻应了一声,把绿豆汤喝完,就蜷在沙发上,脸色有些发白。
到了晚饭时间,陈敏把饭菜端上桌,喊张欣欣吃饭,却发现她几乎没动筷子,还捂着肚子说:“妈,我想吐。”
陈敏心里一紧,赶紧伸手摸了摸张欣欣的额头,烫得她手一缩,她着急地说:“老张,快来,孩子发烧了,额头烫得很!”
张明正在客厅看报纸,听到喊声,立刻跑过来,从抽屉里拿出体温计,给张欣欣量体温。
几分钟后体温计显示39.8℃,两人都慌了神。
陈敏说:“先给她吃退烧药。”
说着她急忙翻出药箱,在里面手忙脚乱地找退烧药。
找到药后,陈敏给张欣欣喂下说:“孩子,吃了药好好睡一觉,应该会好起来的。”
可没想到药吃下去不到两小时,张欣欣突然开始呕吐,吐得浑身都是,脸色变得惨白,眼神也有些迷离。
张明一看情况不对,大声说:“不行,得赶紧送医院!”
说完他一把抱起女儿就往门外冲,连外套都顾不上拿。
陈敏跟在后面,一边跑一边喊:“师傅,麻烦开快点,孩子病得很严重!”
出租车一路疾驰,很快就到了医院。
陈敏紧紧抱着张欣欣,嘴里不停地念叨:“这孩子平时身体挺好的,很少感冒,怎么会突然病成这样……”
到了急诊室,护士给张欣欣挂上点滴,医生过来仔细检查了一番,脸色变得凝重起来,说:“我建议把孩子转到市儿童医院,她这情况不像是普通的感染,可能要查查脑部。”
陈敏一听,腿都软了,差点瘫倒在地,她带着哭腔问:“医生,是不是脑炎啊?这病会不会很严重?”
医生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,只是递过来一张住院单说:“先签字,尽快安排检查,别耽误了病情。”
接下来的几天,对张明和陈敏来说就像一场噩梦。
CT、脑电图、血检、基因检测,一项接着一项,医院的缴费电话也不停地打来。
到了第五天,医生把张明和陈敏叫进办公室,手里拿着一叠厚厚的报告,语气平静却又沉重地说:“经过检查,确诊了,孩子得的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神经系统疾病。不过好在发现得早,还能控制住病情。”
陈敏焦急地问:“那治疗得花多少钱啊?”
她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。
医生说:“前期需要用免疫球蛋白和激素治疗,后续可能还需要靶向药物,保守估计40万起步。要是病情反复,费用可能得上百万。”
陈敏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,身子晃了晃,差点摔倒,张明赶紧伸手扶住她。
他们之前买过保险,但那是几年前为了贷款买的,报销额度很低,根本起不了多大作用。
回到家后,两人坐在客厅的桌子前,对着账本和银行卡,仔细地算了起来。
算完才发现,银行卡里只有6万块钱,信用卡总共15万的额度,早就透支了一大半。
陈敏无奈地拿起手机,翻开通讯录,一个一个地给亲戚打电话借钱。
她给小芳打电话说:“小芳,我家欣欣生病了,急需用钱,你能不能帮帮我?”
小芳在电话那头说:“姐,我知道你刚买了房,经济压力大,我们家里最近也有点困难,实在帮不上忙啊。”
陈敏又给堂哥打电话,还没等她说完,堂哥就直接回了两个字:“没办法。”
晚上十点张欣欣刚睡下,陈敏坐在医院走廊的椅子上,盯着地上的地砖发呆,眼圈红红的,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。
张明交完押金回来,手里紧紧攥着缴费单,喉咙干得发疼,一句话也说不出来。
陈敏突然站起来,走到张明面前,声音颤抖地说:“老张,你不是说咱们买的比特币是咱们的底牌吗?
现在欣欣在ICU等着救命钱,你能不能去看看,能不能把钱取出来救孩子?”
张明愣住了,攥着单子的手微微发抖,过了几秒钟,他缓缓地点了点头说:“好,我去查。”
回到家时天已经亮了。
张明推开书房的门,从抽屉里翻出那个装私钥的信封,里面是当年打印的私钥纸张和一张说明。
他打开那台五年前的旧笔记本,电脑系统卡顿得厉害,屏幕一闪一闪的。
他小心翼翼地把私钥纸铺平在桌子上,手心里全是汗,感觉就像捧着一件特别珍贵又容易损坏的东西。
桌角还放着几张医院的缴费单,每张上面都印着“未付款”的红字,特别刺眼。
张明深吸了一口气,屏幕的光照在他脸上,显得脸色格外惨白。
这一刻,他感觉自己的人生像是从那个充满希望的数字世界,一下子坠回了残酷的现实。
04
张明的笔记本启动起来慢得让人心烦,风扇发出刺耳的吱吱声,屏幕画面卡得动一下停一下,他用力敲了敲键盘,没什么用。
他打开浏览器,页面刚一显示,就跳出一堆插件错误的提示框。
他皱着眉头,一个个关掉,然后直接打开了那个存放着重要信息的国外邮箱。
他熟练地输入账号和密码,眼睛紧紧盯着屏幕。
可很快屏幕上弹出“账号已注销”的提示,红红的字体特别刺眼。
他瞪大了眼睛,嘴里嘟囔着:“不可能啊。”
又赶紧输入备用密码,结果还是不行。
他点了“忘记密码”的选项,系统冷冰冰地显示:“账号长期未登录,已无法恢复。”
他一下子愣住了,几秒钟后才反应过来,开始疯狂地在垃圾箱和草稿箱里翻找,希望能找到什么有用的线索。可里面空空如也,什么也没有。
他深吸一口气,对自己说:“冷静点,别慌。”
然后放下笔记本,开始在抽屉里翻找那张私钥纸。
抽屉里东西又多又乱,他找了半天才找到。
他把纸摊在桌子上,一行行对照着往电脑里敲私钥。
敲完之后他突然想起来,当年的冷钱包软件早就被他卸载了,现在得重新下载。
他打开官网,页面上提示:“此产品2019年已停更,请使用新版本。”
他往下找,终于找到了新版本的下载链接,可点击之后却打不开。
他打开论坛,里面全是用户在问“旧私钥怎么导入”。
有人说要用特定版本的软件,有人提到要用命令行重构钱包。
可张明对这些一窍不通,他看着那些复杂的步骤,心里直发怵。
他硬着头皮下载了一个据说“可能兼容”的版本,安装之后系统却提示:“私钥格式错误或损坏。”
他不相信又反复粘贴、检查、重试,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。
他的手指在键盘上不停地敲击,额头上的汗珠也越来越多。
整个下午他从一个论坛跳到另一个博客,眼睛紧紧盯着屏幕,搜遍了能找到的所有教程。
他一边看一边在本子上记录,可越看越觉得迷茫。
手机响了好几次,是陈敏发来的催缴费短信。
他看了一眼,没回,继续在电脑上捣鼓。
他的手指一直在抖,心里也越来越慌。
晚上十点他的眼睛布满了血丝,桌子上堆满了草稿纸、U盘,还有拆开的笔帽。
他的脑子一片混乱,怀疑是不是电脑系统出了问题。
他翻开回收站,在里面找到了一个旧压缩包。
他兴奋地点击解压,可系统提示“文件损坏”。
他的心情一下子跌到了谷底。
他又想起卧室里有个旧硬盘,记得上面存过备份。
他赶紧跑到卧室,把硬盘找出来,插上电脑。
可电脑没反应,他换了根线,终于识别了。
他屏住呼吸,开始在硬盘里翻找。
他一个文件夹一个文件夹地打开,眼睛紧紧盯着屏幕,生怕错过什么。
可找了好久,还是一无所获。
他突然想起,三年前重装系统的时候,修电脑的人问过他:“硬盘要不要备份?”
他当时没当回事,随口说了句:“清了吧,没用的。”
想到这里,他只觉得背脊发凉,整个人瘫在椅子上,脑子嗡嗡作响。
他用手使劲揉了揉太阳穴,嘴里嘟囔着:“完了,全完了。”
接下来的三天,他白天陪女儿玩,尽量让自己看起来正常。
可一到晚上,他就回家翻资料、查论坛、试恢复硬盘。
书房里堆满了纸箱、光盘,还有散落的账本。
他甚至想过找数据恢复公司,可又怕私钥泄露,到时候钱还是拿不到。
第四天凌晨,他坐在一片狼藉的书房里,双手捂着脸,呼吸急促。
他心里想:“我是不是永远拿不到那些钱了?这么多年的努力,难道就这么白费了?”
冷钱包、邮箱、私钥、软件,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错,现在全坏了。
他感到一阵绝望,仿佛掉进了一个无底的深渊。
他终于明白,比特币不是“守十年”就能变现的梦。
它需要你时刻维护,稍有疏忽,就可能全盘皆输。
05
天亮了,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病房。
陈敏看着张明憔悴的面容,一夜未眠的他眼睛布满血丝,下巴冒出了青色的胡茬。
她没再追问钱包的事,只是默默坐在病床旁,守着还在输液的女儿欣欣。
欣欣的高烧刚退,小脸瘦了一圈,原本明亮的眼睛也失去了光彩,虚弱地靠在枕头上。
张明提着刚买来的粥和给陈敏换洗的衣服回来了。
陈敏接过袋子,只是淡淡地说了句:“先放那儿吧。”
晚上欣欣终于睡着了。
陈敏拖着疲惫的身子,靠在病房的窗边,望着走廊里昏黄的灯光,眼神有些呆滞。
张明站在她身后,犹豫了很久,终于鼓起勇气开口:“那个……钱包,打不开了。”
陈敏的身体瞬间僵住了,她没有回头,声音有些沙哑地问道:“打不开了?这是什么意思?”
“我试过了,邮箱注销了,备份也找不到了。”
张明感觉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,说话都很困难,“我一直在想办法,可是……”
陈敏缓缓转过身,脸色惨白如纸:“你是说,里面的钱都没了?”
张明低着头,轻轻地点了点头,不敢看陈敏的眼睛。
陈敏死死地盯着他,过了几秒钟,眼泪不受控制地涌了出来:“你怎么能把我们一家的希望,都寄托在一个连备份都找不到的破文件上呢?”
她的声音虽然不大,但却充满了压抑的愤怒和绝望。
“你知道我这些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吗?欣欣生病那天,我抱着她在医院里跑来跑去,差点就跪在医生面前,求他们先给孩子治病……”
“我去跟亲戚借钱,他们一个个都找借口推脱,我还得明装笑脸跟他们说没事……我一直以为,你坚持的那个东西能救我们一家人!”
她越说越哽咽,最后几乎泣不成声:“可到头来,你守着的,居然是一个打不开的空壳!”
张明张了张嘴,想要解释,却发现一个字都说不出来。
他只能低着头,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一样站在原地。
那一晚陈敏在病房外的走廊里坐到了半夜。
回家的时候,她没有跟张明说一句话,只是默默地走进了房间。
接下来的几天,张明为了给欣欣交医药费,刷爆了信用卡,还借了高利贷。
可是医院的欠费单却像雪片一样越堆越高。
陈敏不再回家睡觉,而是搬到了病房的陪护椅上。
家里变得空荡荡的,就像一本随时可能被翻烂的账本,让人心里直发慌。
一天早上医院又来催缴费了。
张明靠在病房的墙上,双手插在头发里,掏遍了所有的口袋,也凑不出一分钱。
他们知道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,只能决定卖房。
那套老房子是他们结婚时陈敏的父亲帮忙付的首付,虽然能卖300多万,但卖了房子,这个家也就散了。
在清理旧物的时候,他们在储物间里翻出了一堆杂七杂八的东西:有以前的购物发票、欣欣小时候玩过的旧玩具,还有几个坏掉的遥控器。
在墙角一个用塑料布包着的旧笔记本引起了张明的注意。
陈敏在一旁小声地说:“这不是你最早装钱包用的那台老电脑吗?”
张明的脑子“嗡”的一下,像是被什么东西击中了。
他赶紧抓起电脑,一刻也不敢耽误,一路小跑着直奔街角的维修店。
维修店的老板是个年轻人,正嚼着口香糖,看到张明抱着电脑进来,漫不经心地瞅了一眼说:“这硬盘都快废了,你想恢复什么东西啊?”
“硬盘里的文件,钱包的备份,只要能找到的都行!”
张明急切地说道,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。
一个小时后,老板从里屋走了出来,递给张明一个U盘说:“还真让我找到一个加密文件夹,看着像是钱包的备份。”
张明紧紧地攥着U盘,感觉自己的手都在发抖。
他谢过老板后,一路狂奔回家。
回到家,张明把U盘插进台式机的USB接口,屏幕上显示“设备已连接”。
他赶紧在网上下载了一个旧版的钱包软件,安装好后,软件弹出警告:“版本过期,部分功能可能无法正常使用。”
但他顾不了那么多了,只要能离线导入私钥就行。
他从抽屉里翻出那张写着私钥的纸,双手颤抖着,一个字符一个字符地输入进去。
手指僵硬得好像不是自己的,不听使唤。
进度条走得很慢,卡了一秒钟后,屏幕突然定住了。
张明屏住了呼吸,眼睛死死地盯着屏幕,心跳快得仿佛要冲出胸膛。
就在这时,“账户导入成功”的提示音响了起来。
张明整个人瘫在了椅子上,眼角不自觉地湿润了。
他擦了一把汗,用颤抖的手点开“查看余额”,光标在屏幕上晃动着,页面开始慢慢地加载。
张明的瞳孔猛然收缩,呼吸变得急促起来,椅子发出了“吱呀”一声响。
张明死死地盯着屏幕,脸色变得煞白,嘴里喃喃道:“怎么……怎么会这样……”